先斩后闻的拼音、解释、组词
先斩后闻的简介:
xiān zhǎn hòu wén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旧时掌有重权的官员,遇有重犯,先行正法,然后奏闻朝廷。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也作「先行后闻」、「先斩后奏」。
《先斩后闻》是汉语成语,形容事情紧急、情况危急时,在未经上级批准的情况下先行处置或行动,之后再汇报。
详细解释:
- 成语来源: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军事指挥的一种策略。在战争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如敌人突然进攻),为了不贻误战机,指挥官可能会先决定采取行动,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 含义理解:它表达的是一种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果断决策的精神和策略。不过,在现代社会尤其是正式场合使用这个成语时,通常会强调“先斩后闻”的必要性是在紧急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并不鼓励未经允许擅自行动。
造句举例:
- 在这次突发事件中,警察们采取了《先斩后闻》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 面对火情,消防员们只能选择《先斩后闻》,迅速进入火场进行扑救,并尽快向高层报告情况。
- 为了防止事态恶化,《先斩后闻》的策略在某些特殊场合也是必要的,但事后必须及时补报。
- 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先斩后闻》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关键在于后续如何做好解释和汇报工作。
- 公司内部遇到紧急状况时,往往需要采取《先斩后闻》的方式进行快速应对,以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或引用这个成语时,应当考虑到它所蕴含的背景情境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更倾向于遵循既定程序和规章制度来解决问题。
分词解释
先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斩
zhǎn
1 砍断:~断。~首。~决。~除。~草除根。~钉截铁。先~后奏。披荆~棘。
后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闻
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