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鹄成鹜的拼音、解释、组词

刻鹄成鹜的简介:

kè hú chéng wù
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同“刻鹄类鹜”。

  • AI解释

词语《刻鹄成鹜》详解

释义:刻鹄成鹜》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巧艺》,意指原本想要模仿天鹅而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却因为技艺水平不够高超而导致结果与原物南辕北辙。用以形容做事不精确、不准确或者方法不对头,反而事与愿违。

故事背景: 据《世说新语·巧艺》记载,西晋时期有个名叫卫协的画家,有一次他模仿天鹅(鹄)雕刻成一只大雁(鹜)。结果雕出来的作品虽然栩栩如生,但因为将天鹅误认为大雁,所以刻出来的“天鹅”形状不对,成为了一只大雁的模样。这一故事反映了艺术创作中因技艺不足导致失败的例子。

寓意: 该成语强调了在模仿或学习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技巧和经验,反而会弄巧成拙。它提醒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

造句

  1. 小明想画一个完美的天鹅,但他的水平有限,结果画出来的却像是一只鸭子,真是刻鹄成鹜
  2. 老张虽然不是专业厨师,但他照着菜谱做了一道复杂的菜肴,最后却变成了家常便饭,也算是个刻鹄成鹜的典型例子。
  3. 小李在设计公司标志时,原本想模仿其他公司的风格,结果做得乱七八糟,成了一个与原图完全不同的东西,真是刻鹄不成反类鹜了。
  4. 这本书翻译得十分粗糙,原本想要传达的是“天鹅”,但最后却被译成“鸭子”。这个翻译的失误简直是典型的刻鹄成鹜
  5. 小王在学习编程时,模仿了一个复杂的程序代码,结果不仅没有掌握到精髓,还把原先的简单功能都弄丢了,真是个典型的刻鹄成鹜的例子。

分词解释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5 不厚道:~毒。~薄。尖~。苛~。6 同“克”。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