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鼎的拼音、解释、组词
列鼎的简介:
liè dǐng
1.谓陈列置有盛馔的鼎器。古代贵族按爵品配置鼎数。
1.谓陈列置有盛馔的鼎器。古代贵族按爵品配置鼎数。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鼎是一种三足两耳,盛菜肴的器具。列鼎形容菜肴极为丰盛,或生活的奢华。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八:「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自别来享重福,列鼎身康健。」
《列鼎》的详细解释
“列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制和象征,主要用来描述用于宴饮或祭祀场合中,按照尊卑等级排列的鼎的数量。在古代中国,鼎不仅是烹饪用具,更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不同等级的人,在进行宴会或者祭祀时使用的鼎数量不同,以此来体现其身份和社会地位。
- 起源:列鼎制度起源于夏商时期,并在周代达到顶峰。
- 意义:列鼎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等级观念,也体现了当时对于礼仪、秩序的高度重视。
- 用途:主要用于重要的宴饮或祭祀场合。根据礼制规定,不同身份的人应使用相应数量的鼎来烹煮食物。
造句
- 古代贵族出行时总是带着规模庞大的随从队伍和各种器物,列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显示了主人的身份地位,也象征着家族的荣耀。
- 在周朝的宫廷宴会上,国王按照礼节安排了九个鼎排列在餐桌上,每一种食品都放置在一个特定的鼎里,这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
- 从古至今,“列鼎”这一词汇常被用来形容古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排场,它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身份地位的具体体现。
- 在电视剧《大明王朝》中,每当皇帝宴请群臣时,场面总是极为壮观,九鼎齐鸣,彰显了皇权至上的威严。
- 中国传统文化中,“列鼎”不仅是一种礼仪形式,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反映了古代社会复杂的政治结构与文化风貌。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