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的拼音、解释、组词

桂枝的简介:

guì zhī/qí
1.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 2."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 3.中药名。即肉桂。可作中药。 4.古代妇女首饰步摇上的饰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桂木的树枝。汉.刘安〈招隐士〉:「蝯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2. 牡桂的枝,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四.木部.桂》。

3. 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辽城望月〉诗:「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桂枝》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通常它指的是中药中的“桂枝”,又名肉桂、赤枝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或者是指《九章·橘颂》中的“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中所提到的桂树(学名为Lindera aggregata),这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以下是针对这两种含义的具体解释及造句:

作为中药的“桂枝”:

  1. 释义桂枝主要由肉桂的嫩枝干所制得,味辛、性温,归心、膀胱经。它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的功效。
  2. 造句
  3. 中医认为桂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和风湿痛症。
  4. 煎药时加入适量的桂枝,不仅能增加药物的疗效,还能帮助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

作为文学意象中的“桂枝”:

  1. 释义:在古代文人笔下,“桂枝”往往象征才华出众、科举及第等寓意。它与《九章·橘颂》中描述的品格高洁、不为外物所动的形象紧密相连。
  2. 造句
  3. 他是名副其实的“诗坛桂枝”,每次参赛都能轻松夺冠,诗词作品深受大家喜爱。
  4. 桂枝不仅代表了一种自然之美,更是古代学子追求学问精神的重要象征。

综合使用示例:

  • 在中医治疗中,若患者表现为畏寒、头痛且无汗的症状时,医生可能会开出处方包括桂枝等药物。
  • 李白的诗作《赠孟浩然》中有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里,“迷花”一词便与桂枝的意象相呼应,寓意着对高洁品行及美好自然风光的向往。

请注意,以上造句为基于“桂枝”作为文学意象和中药材的两种不同用法的示例。在实际使用中,“桂枝”的具体含义应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分词解释

guì

1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剧。~系军阀。2 〔~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子飘香”、“~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3 姓。

zhī,qí

1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干(gàn )。竹~。节外生~。~柯。~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 量词,指杆形的:一~铅笔。3 古同“支”,支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