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笔票的拼音、解释、组词

朱笔票的简介:

zhū bǐ piào/piāo
1.见"朱笔官票"。

  • AI解释

词语“朱笔票”在古代文献中较少直接出现,但从其构成来看,“朱笔”通常指的是古代官府或书吏用于书写重要文书时使用的红色毛笔,代表着权威和正式。在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中,常常用“朱笔”来指代皇帝御批、官员的重要批示或是官方文件上重要的标记。而“票”,在古代多指各种公文、凭证或者票据,如钞票、债券等。

结合这两部分,“朱笔票”可以推测为一种由红色毛笔书写的重要文书或凭证,尤其是在古代的官僚体系中,可能指的是需要皇帝御批或是重要官员签署才能生效的官方文件。不过由于这种说法并不常见于正式历史文献或辞典条目中,因此这里的解释主要基于对词语结构和用字习惯的理解。

造句

  1. 在明清时期的官府档案里,可以看到许多记载官员请求朱笔票批文的文书。
  2. 为了确保这份重要合约的合法有效,必须由上级领导以朱笔票的形式正式签署。
  3. 古代的朝堂之上,凡是有涉及重大国事或财政开支的决策,都需皇帝御赐朱笔票方可实施。
  4. 这张票据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普通的纸片,但由于上有先帝亲笔用朱笔票批过的龙书,因此其价值远超普通宝钞。
  5. 为了保证文书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在传递重要公文时,往往会在其封口处盖上带有朱笔票字样的印记。

分词解释

zhū,shú

1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3 姓。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

piào,piāo

1 纸币,通货:钞~。~子。~额。2 印的或写的凭证:~据。~证。股~。车~。选~。3 非职业演戏:~戏。~友。4 量词,相当于“批”:一~货物。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儿。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