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骨的拼音、解释、组词

暴骨的简介:

bào gǔ
1.暴露尸骨。指死于郊野。 2.指暴露的尸骨。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暴露尸骨,未加收埋。《战国策.秦策四》:「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刘敬》:「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

词语《暴骨》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庄子·大宗师》,原句为:“今以夫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比天地,列阴阳,等万物,此亦一指之陋也。吾以其不知为大知,以死生为一,而况其末乎!故曰:道隐无名,言默自然。且汝将何以自胜哉?暴骨于草泽之中。”这里的“暴骨”意为暴露在外的骨头,用来比喻事物的真实面目或者真相显露。

成语《暴骨》的具体解释如下: - 释义:“暴”是暴露的意思,“骨”则是指骨骸。“暴骨”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将人的骨骸暴露出来,使本来隐藏的事物真相大白于天下,可以引申为揭露事实、露出真相。 - 用法:多用来形容事情的真相被揭发出来。

造句: 1. 这个案件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水落石出,暴骨了所有的证据。 2. 越是遮掩的事情越容易暴骨于人前,最后还是逃不掉法律的制裁。 3. 他的谎言最终被揭露,真相如暴骨般暴露无遗。 4. 这个项目的失败原因在团队彻查后终于暴骨,使大家从中吸取了教训。 5. 经过这次风波,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终于被彻底暴骨,管理层也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中,“暴骨”一词较为罕见,通常会根据语境选择更为常见的表达方式。以上例子是为解释成语而设置的,并不意味着其在现代汉语中常用。

分词解释

bào,pù

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雷。~病。~动。~力。~涨。~发。风~。~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脾气~躁。~跳如雷。3 凶恶残酷的:凶~。~虐。~君。~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政。横征~敛。4 横蹋,损害:自~自弃。~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5 鼓起来,突出:~起青筋。6 徒手搏击:~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7 〔~露〕显露,如“~~无遗”。8 姓。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