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的拼音、解释、组词

旱作的简介:

hàn zuò
1. 不灌溉而进行的耕作。

  • AI解释

《旱作》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非正式词汇,但从其组成部分来看,“旱”指的是干旱、缺乏水分,“作”通常指农作或作业。结合这两个字面意义推测,这个词可能特指那些在干旱地区进行的农业活动或者是在水分稀缺条件下采取的农作物种植方式。

详细解释

  1. 定义:“旱作”一般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农民会采用适应性较强的作物品种或栽培技术来应对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这些措施可能包括调整播种时间、选择抗旱性强的作物品种、合理灌溉等。

  2. 特点:与传统的灌溉农业相比,“旱作”更多依赖于自然降水和土壤水分,通过改善耕作制度、种植策略等方式提高土地生产力。

  3. 应用领域:“旱作”主要应用于半干旱或干旱地区,这些地方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旱作”技术能够有效利用现有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造句

  1. 在北方的干旱地区,农民采用了多种旱作方法来提高作物产量。
  2. 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改进耕作技术来优化当地的旱作农业系统。
  3.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广和应用高效节水型旱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4. 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许多农村地区开始转向更加抗旱的作物品种和管理方法。
  5. 在解决食物安全方面,探索和发展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旱作农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分词解释

hàn

1 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相对:~季。~灾。干~。防~。2 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井。~田。~獭。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