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疏的拼音、解释、组词
条疏的简介:
tiáo/tiāo shū
1.犹条奏。
1.犹条奏。
- AI解释
《条疏》是古代中国官僚体系中一种文书形式,主要用于官员向皇帝或上司陈述个人意见、建议或请求。它通常以条列的形式表述,每一条目都清晰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
详细解释:
- 用途:《条疏》常用于官员对国家政务提出个人见解或具体建议时使用。
- 特点:
- 条理清晰:采用列举的方式,每项意见或建议独立成条,避免信息混杂。
- 内容明确:每一条目都简明扼要地说明问题所在、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 形式规范:虽然形式上较为自由,但通常遵循一定的礼仪和格式要求。
造句示例:
- 李大人在条疏中详细列出了目前财政上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 刘翰林在给皇帝的《条疏》里,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几项具体可行的措施。
- 在处理民众上访事件时,张书记认真撰写了《条疏》,详细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其根源。
- 为了改善基层治理效果,王县长特地起草了一份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条疏》。
- 面对经济发展的挑战,赵市长在给省里的《条疏》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发展策略。
分词解释
条
tiáo,tiāo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柳~儿。荆~。2 泛称条形的东西:~子。面~儿。便(biàn)~儿。金~。铁~。3 细长的形状:~形。~纹。~案。~几(jī)。~凳。~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身~。4 项目,分项目的:~例。~令。~文。~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5 层次,秩序:~理。~贯。有~不紊。6 量词。
疏
shū
1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2 分散:~散。仗义~财。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密。~松。~朗。~旷。~阔。~落(luò)。稀~。天网恢恢,~而不漏。4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远。5 不细密,忽略:~忽。6 空虚:志大才~。7 不熟悉:生~。8 粗劣:~食。~粝。9 古同“ 蔬 ”,蔬菜。10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注~(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