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回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星回节的简介:
xīng huí jié
1.古代南诏节日名。其说不一。或谓即"火把节"。
1.古代南诏节日名。其说不一。或谓即"火把节"。
- AI解释
《星回节》是一个在古代文献中出现过的特定词汇,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体系。它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祭星仪式,具体而言是指每年夏秋之交,当北斗七星的位置看起来“归位”,即回到它们平时位置时,古人会举行庆祝和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和谐与平安。
详细解释
- 时间:通常发生在农历的六月或七月。
- 含义:“星回”是指北斗七星从春季的特定天空位置(“斗柄东指”)转向秋季的位置(“斗柄西指”),意味着季节的变化,体现了古人对天象变化的关注与崇拜。
- 活动内容:包括祭星仪式、祈福活动等。
造句
- 古人认为,在《星回节》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可以确保来年的五谷丰登。
- 按照传统习俗,《星回节》期间要进行一系列的文化和宗教活动,以此纪念祖先和自然界的恩赐。
- 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再庆祝《星回节》,但其文化价值仍然被许多学者所研究与传承。
- 在《星回节》这一天,人们还会举行各种民间的娱乐活动,如放风筝、舞龙灯等,以此增进邻里间的感情。
- 这个节日虽然已经不常见了,但在某些地方仍有保留,《星回节》的传统仍然在一些家族中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请注意,由于《星回节》并非现代官方认可的节假日,并且关于其详细记载较少,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古代文化习俗的一般理解构建的。
分词解释
星
xīng
1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球。恒~。行(xíng )~。卫~。披~戴月。2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儿。3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4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将军。5 形容夜间:~行。~奔。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宿。7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点点。8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歌~。9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10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术。~相(xiàng )。11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12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级。五~饭店。
回
huí
1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家。2 掉转:~首(回头看)。~顾。~眸。~暧。妙手~春。3 曲折,环绕,旋转:~旋。~肠。~廊(曲折回环的走廊)。4 答复,答报:~信。~话。~绝。5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事。6 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分解。7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族。~教(中国称伊斯兰教)。8 姓。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