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浃背的拼音、解释、组词

汗出浃背的简介:

hàn chū jiā bèi
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同“汗流浃背”。

  • AI解释

汗出浃背》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因极度恐惧、紧张或者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的情况。字面意思为汗水湿透了背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体在极端情况下产生的生理反应。

详细解释:

  • 汗出: 意指流汗。
  • 浃背: “浃”在此处意为“完全”,“浃背”形容背部全被汗水浸透,表现出出汗的程度非常大。从字面上看,“汗出浃背”意味着汗水遍布整个后背。

造句:

  1. 在那场紧张的考试中,小明由于过度紧张,竟然汗出浃背
  2. 当他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时,不由自主地汗出浃背,全身都在颤抖。
  3. 经过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汗出浃背
  4. 他在台上演讲,虽然事先准备充足但紧张的心情还是让他汗出浃背
  5. 小李在酷热的天气下工作了一天,回去后洗了个澡才发现,原来汗出浃背

这些句子中,“汗出浃背”这一成语被用来描述人们因为极度的恐惧、紧张或者长时间的身体劳累而导致大量出汗的情景。

分词解释

hàn,hán

1 由身体的毛孔排泄出来的液体:~水。~流浃背。2 出汗,使出汗:~颜(因羞惭而出汗;泛指惭愧)。~马功劳。~牛充栋。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bèi,bē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5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6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7 违反:违~。~离。~信弃义。8 不顺:~运。~兴(xìng )。9 偏僻:~静。10 听觉不灵: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