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水师的简介:

shuǐ shī
1.古代以水为名的官长。 2.周朝官名。 3.指水神。 4.水军。 5.船夫;渔夫。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海军的旧称。如清代有外海水师、长江水师、水师学堂等。

1. 职官名。以水为官名的官员。《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2. 海军、水军。如清代有外海水师、长江水师等。明.陈子龙〈募练水师疏〉:「题为臣乡募练水师,共资守御,以示鼓舞事。」

3. 水手、船夫。唐.柳宗元〈晋问〉:「巨舟轩昂,仡仡回环,水师更呼,声裂商颜。」宋.苏轼〈百步洪〉诗二首之一:「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词语解析:《水师

水师”是古代中国军事术语,指的是专门负责水上作战、巡逻或运输等任务的部队。在中国历史上,水师是中国海军的基础和前身,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发展形态与职能。

  • 起源与发展: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的古代军制中就设有专门管理军队船舰的部分。到了唐朝末年,形成了独立的“水军”编制。宋代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及海上战争的需求增加,“水师”的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增强。
  • 职能范围水师主要承担军事作战任务、海岸防卫、河湖巡逻、运输物资等功能,并且在特定历史时期还参与了对外交往与交流活动。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的水师曾多次成功抵御外敌的侵袭,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2. 宋代水师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支海上军事力量之一,它不仅为朝庭效力,还在推动航海技术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这次抗洪抢险中,多艘由水师编制的救援船只发挥了关键作用。
  4. 在古代战争中,水师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就是典型的例子。
  5. 水师的存在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表现,也是国家海洋主权和海上利益的重要象征。

分词解释

shuǐ

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不通。2 河流:汉~。湘~。3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4 液汁:~笔。墨~。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外~。肥~。6 指洗的次数:这衣服洗过两~了。7 姓。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