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拼音、解释、组词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简介:

mín shēng zài qín,qín zé bù kuì
匮:缺乏。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

  • AI解释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勤劳价值的重要论述。其中,“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或生存状态;“勤”强调的是勤奋、努力工作;“勤则不匮”意为勤奋努力就不会缺乏资源或是物资供应。这句话整体表达了劳动是维系生计和获取幸福生活的基础,勤劳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详细解释

  • 民生在勤:人民的生活依赖于辛勤的劳动。
  • 勤则不匮:只有通过勤奋工作,才能保证资源和财富不会缺乏。

造句示例

  1. 这个村庄自古以来就遵循“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原则,村民们勤劳耕作,世代传承着这片土地的富饶。
  2.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句话更显得尤为有意义。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只有通过积极努力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改善生活条件。
  3. 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道理,鼓励他们从小养成勤奋学习、踏实工作的良好习惯。
  4. 企业界也应重视这句话的内涵,“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仅是对劳动者精神上的鼓舞,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奋斗,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5. 对于个人而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道理同样适用。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上遇到困难时,都应该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勤奋和努力应对挑战。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农业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强调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勤劳工作始终是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词解释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zài

1 存,居:存~。健~。青春长~。2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4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qín

1 做事尽力,不偷懒:~劳。~快。~奋。~政(勤奋于政事)。~谨。~勉。~恳。克~克俭。2 经常:~密(频繁)。来往很~。3 上班,事务:~务。~杂。出~。后~。4 担心,忧虑:~恤(忧虑怜惜)。5 帮助:~王。6 姓。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