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1914-1991)的拼音、解释、组词
江青(1914-1991)的简介:
jiāng qīng (1914-1991)
山东诸城人。女。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以蓝苹为艺名,在上海当电影演员。1937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38年与毛泽东结婚。建国后,曾长期称病休养。1963年后以极左面目插手文艺工作。1965年策划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第一副组长、代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与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
山东诸城人。女。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以蓝苹为艺名,在上海当电影演员。1937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38年与毛泽东结婚。建国后,曾长期称病休养。1963年后以极左面目插手文艺工作。1965年策划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第一副组长、代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与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
- AI解释
江青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全名是江竹芬,字江青。江青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39年与毛泽东结婚,成为毛泽东的妻子。江青在中国政治历史上的角色和影响十分复杂。
详细解释
- 生平:江青出生于1914年2月10日,在中国山东省昌邑市(今属潍坊市)一个普通家庭中长大。
- 入党与结缘:她于1937年初赴延安,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年底在延安认识了毛泽东,两人后来结婚。江青在中国共产党和军队中的活动逐渐增多,并且参与了多个重要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事务。
- 政治生涯:江青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中央文革小组负责人之一,对当时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同时这些行为也遭到批评和指责。江青的政治生涯与毛泽东紧密相连,她在“文革”中的作用使其成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
- 评价:江青在历史上因其政治影响力而广为人知,但她在中国社会中留下的影响是复杂的,并且充满了争议。
造句
- 江青虽然生前备受争议,但作为毛泽东的妻子这一身份使她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江青作为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之一,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尽管江青在政治上取得了显赫的地位,但在普通人眼中,她的个人生活却鲜为人知。
- 有关于江青的许多书籍和影视作品,但大多数都围绕着她与中国共产党高层的关系展开。
- 江青的一生体现了中国政治风云变化中女性角色的独特之处。
分词解释
江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青
qīng
1 深绿色或浅蓝色:~绿。~碧。~草。~苔。~苗。~菜。~葱。~山绿水。~云直上。万古长~(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2 绿色的东西:踏~。~黄不接。3 靛蓝色:靛~。~紫。~出于蓝,胜于蓝。4 黑色:~布。~线。~衫。~衣。5 喻年轻:~年。~春。~工。6 竹简:~简。~史(原指写在竹简上的记事,后指史书,如“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