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统的拼音、解释、组词

治统的简介:

zhì tǒng
1.治理国家的一脉相传的统系。

  • AI解释

治统》是古代中国政治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主要指的是治理国家的体系、原则和方法。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治统”强调的是通过德行与礼教来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和谐与长久的政治统治。

详细解释

  1. :管理或治理的意思。
  2. :统领、统摄之意,在此代表整体的制度和原则。
  3. 治统:指的是国家治理的原则、体系及方法论。它涵盖了治国理念(如仁政)、政策制定与执行、官员选拔培养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有序的政治体制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中,“治统”强调的是通过道德教化来引导和规范人民的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君主制度以及官僚体系的构建方式。

造句

  1. 古人云:“治理国家需明法度、重礼乐”,正体现了“治统”的核心理念。
  2. 儒家学说提倡以“仁”和“礼”为本,构建“治统”,以达到政通人和之境。
  3. 在古代,“治统”不仅指导着中央政府的运作,也影响到了地方官吏的行为准则。
  4. 治统”的思想主张通过教化人民来实现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
  5. 治统》不仅是历史上的政治智慧结晶,也是现代国家治理可以借鉴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上述解释和造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统”这一概念在古代中国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深远影响。

分词解释

zhì

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ǔ)~。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

tǒng

1 总括,总起来:~一。~率(shuài)。~帅。~摄(统辖)。~考。~筹。~战。~共。~购~销。2 事物的连续关系:系~。血~。传(chuán )~。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