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腔落板的拼音、解释、组词

脱腔落板的简介:

tuō qiāng luò/là bǎn
1.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

  • AI解释

脱腔落板》是一个中国戏曲术语,主要用来形容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声音或唱腔与剧情要求不符或者不规范的情况。具体来说,“脱腔”指的是演唱时声音走调、偏离原本的音高或音色;“落板”则是指节奏和节拍上的错误或失误,即打击乐伴奏与演唱节奏不合拍。这种术语多用于评述戏曲表演中的技术性问题。

以下是五个使用《脱腔落板》造句的例子:

  1. 本次戏曲比赛的参赛者虽然唱功不错,但是有几位选手在演出中出现了一些脱腔落板的情况,影响了整体效果。
  2. 为了提高表演质量,这位年轻的戏曲演员特意向名师请教如何避免在演唱时出现脱腔落板的问题。
  3. 在京剧《霸王别姬》的排练中,指导老师指出主演小王在最后一段唱词时出现了明显的脱腔现象,并要求他加强练习。
  4. 看着台上那名演员因紧张而偶尔出现的脱腔和落板,台下的观众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5. 经过多次排练与调整,这位演员终于克服了以前在演唱中容易犯的脱腔落板的问题。

这些句子旨在展示“脱腔落板”这一术语的应用场景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tuō

1 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2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3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4 倘若,或许:~有不测。5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6 姓。

qiāng

1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子。体~。满~热血。2 器物的中空部分:炉~。3 乐曲的调子:~调(diào )。唱~。梆子~。4 说话的声音、语调:开~。京~。装~作势。拿~拿调。

là,luò,lào

1 丢下,遗漏:丢三~四。~了一个字。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