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通礼的拼音、解释、组词

知书通礼的简介:

zhī shū tōng lǐ
有文化,懂礼仪。形容有教养。同“知书达礼”。

  • AI解释

词语《知书通礼》的解释

“知书达理”或作“知书通礼”,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学识丰富,并且懂得一些社会礼仪和待人接物的道理。此词强调的是个人的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

  • 知书:指有文化知识,能够阅读并理解书籍中的内容。
  • 通礼:指的是对社会上的各种习俗和礼仪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处理事务得体、礼貌周到。

造句

  1. 小张是一个典型的“知书达理”之人,他不仅读过许多历史书籍,还能在不同的场合下恰当地运用一些古文或成语。

  2. 李教授自幼喜爱文学,涉猎广泛,再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得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知书通礼”的学者。

  3. 在朋友聚会上,王明总是能用恰当的礼仪和言辞赢得大家的好感,“知书达理”让他显得尤为得体。

  4. 作为公司的公关经理,小陈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懂得不少社交场合的应变之道,这使他成为了“知书通礼”的佼佼者。

  5. 大学毕业后,张女士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她不仅教学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和家长也非常礼貌周到,因此很快就在学校里获得了“知书达理”好老师的好评。

这些例子展示了“知书通礼”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体现了其作为一个人格特质的重要性与价值。

分词解释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