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的拼音、解释、组词

犬儒的简介:

quǎn rú
1.原指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哲学家。他们提出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被当时人讥为穷犬﹐故称。后亦泛指具有这些特点的人。

  • AI解释

词语详解:犬儒

定义与来源 “犬儒”一词源自古希腊语,原意是形容那些生活在雅典的哲学家们,他们模仿狗的生活习性(例如:赤身裸体、在街头行乞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反抗社会秩序和传统价值观。后来,“犬儒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流派被提及,强调个人独立性和对社会及政治的批判态度。

现代含义 在现代社会中,“犬儒”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持有消极或悲观的态度的人,他们面对现实时选择忽视、嘲讽甚至拒绝参与,尽管内心可能仍然有积极的愿望。这种人往往认为任何事物都无法达到期望中的完美状态,从而采取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来回应社会问题和个体之间的矛盾。

造句

  1. 他在工作上表现出强烈的犬儒态度,总是抱怨公司制度,却从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主动改进。

  2. 面对政治腐败,她决定加入一个反对派团体,以实际行动对抗现实的犬儒主义。

  3. 尽管周围人都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但他显得格外不同,仿佛被一种无形的犬儒情绪所笼罩。

  4. 这种社会现象引发了人们的讨论,一些人认为这反映了犬儒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普遍性。

  5. 他试图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个复杂世界的看法,虽然有时会显得过于批判和犬儒,但依然激励了很多人去思考现实。

分词解释

quǎn

1 狗:猎~。警~。~马之劳。~牙交错。~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3 同“ 懦 ”,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