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俎的拼音、解释、组词
牲俎的简介:
shēng zǔ
1.祭祀时盛牲的礼器。
1.祭祀时盛牲的礼器。
- AI解释
《牲俎》是一个词汇,通常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它指的是用于祭祀时盛放祭品的器具,其中“牲”指供奉给神灵或祖先的牺牲(如牛、羊等),而“俎”则是用来切割和摆放这些牺牲的砧板或者托盘。
详细解释:
- 来源:《牲俎》一词源自古代中国,尤其是用于描述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器具。
- 用途:在进行祭祀或宴飨时,它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祭品(主要是动物牺牲)被妥善安置、分割和供奉。
- 文化意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以及与神灵沟通的方式。
造句:
- 古代帝王举办国祭时,必定要准备精美的牲俎来盛放祭祀用的牛羊等牲畜。
- 在这个庄严而隆重的仪式上,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从祭品的选择到牲俎的设计,都体现着古人对礼仪的尊重和理解。
- 古籍中常提到“敬神如在”,可见,在古代,用于盛放祭祀牺牲的牲俎不仅是物质上的器具,更承载了深厚的精神意义。
-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牲俎》的存在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 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牲俎”一词常被用来探讨古代社会的祭祀仪式及文化背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习俗。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牲俎》在古代文化和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分词解释
牲
shēng
1 家畜:~口。~灵。~畜。2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