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嗣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嗣的简介:

yí/wèi sì
1.指死后留下的子孙。亦泛指后裔;后代。

  • AI解释

遗嗣》详细解释

遗嗣(yí sì)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在家族中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所遗留下来的后代或者子嗣。这个词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强调的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家庭或宗族缺少直接继承人的情况。

引申义

  1. 无人继承的后裔:表示某个家族或个体在当前没有任何合法继承人的情况。
  2. 法律上的遗嗣:从法律角度讲,可以指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的遗产、财产或者权利所遗留下来的法定继承人。

例句

  1. 古代典籍记载:“若无遗嗣,则由近亲或族人共同商量后立新嗣。”
  2. 在家族聚会上,有人忧心忡忡地说:“我们家现在已经是三代单传,真是怕没有遗嗣啊!”
  3. 法律顾问在咨询中提到:“根据最新的法律条文,在确定遗嘱继承时要特别注意有无遗嗣的情况。”
  4. 他在家族大会上发言说:“我们的祖辈非常重视立遗嗣的问题,这是保持家族血脉延续的关键所在。”
  5. 史学家研究道:“古代贵族为了确保宗族的长久存续,往往在生前就立下了遗嗣。”

这些例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遗嗣”这一词语。

分词解释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