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文钩的拼音、解释、组词

钓文钩的简介:

diào wén gōu
1.《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载与俱归﹐立为师。"后因以"钓文钩"喻取得帝王信任重用的手段。

  • AI解释

实际上,“钓文钩”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解释。不过,根据字面意思推测,“钓文钩”可能是指用于写作或创作中的一种巧妙构思、布局或者技巧,类似于“提纲”、“思路引导”等概念。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被理解为通过某种方式激发灵感的工具或手段。

基于这种解读,我尝试给出一个较为通俗的理解:“钓文钩”可以比喻为用于吸引注意力、引发读者兴趣的一种写作手法或者技巧。

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

  1. 为了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他在开头部分巧妙地布置了一个“钓文钩”,成功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2. 小说家在创作之前会精心设计一个“钓文钩”,以确保故事开始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3. 在进行演讲或撰写报告时,使用恰当的“钓文钩”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吸引听众和读者的兴趣。
  4. 这篇文章开头部分设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钓文钩”,让人想要一探究竟,继续往下阅读。
  5. 为了提高文章的质量,小李在写作前仔细思考如何布置一个恰当的“钓文钩”,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对“钓文钩”这一非标准词汇的理解而创作的。如果这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文化中的术语,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diào

1 用饵诱鱼上钩:~鱼。~饵。垂~。~具。2 施用手段取得:沽名~誉。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gōu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2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5 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6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7 同“勾”。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9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10 镰刀。11 古代称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