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赵易汉的拼音、解释、组词
拔赵易汉的简介:
bá zhào yì hàn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 AI解释
关于“拔赵易汉”这个词语,实际上在正式的汉语词典中并没有这样一个词汇存在。可能是表述有误或者是一个虚构的情景或故事情节中的特定用语。“拔赵”常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成语“负荆请罪”相关联,指的是廉颇背着荆条请求蔺相如原谅他的错误,而“易汉”的部分可能是在描述某种改变或替换的场景。结合这两个元素,可以尝试理解为一种情境:原意是说通过类似廉颇悔过的情节,来巧妙地进行某些操作,从而达到取代或者改变某一方的目的。
解释(假设含义): 这个词语可能会被用来形容通过一种看似和解、宽容的方式,实际上却在暗中实施策略,以达到替换或改变某个既定情况的目标。例如,在政治、商业等领域中,可能是指使用表面上友好的手段来实现对另一方的战略优势。
造句(假设含义下的情景应用): 1. 为了拔赵易汉,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和解的计划。 2. 这场会议看似是为了加强合作,实则是他们在拔赵易汉。 3. 为了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我们采取了不公开的措施来拔赵易汉。 4. 在国际关系中,有些国家会通过文化和外交活动来进行拔赵易汉。 5. 他成功地运用智慧和策略,在没有直接对抗的情况下实现了拔赵易汉的目标。
请注意,“拔赵易汉”这一词语并非正式汉语词汇,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对可能含义的推测。在实际使用中,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拔
bá
1 抽,拉出,连根拽出:~腿。~草。~牙。~苗助长。2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数城。3 吸出:~毒。~火罐儿。4 选取,提升:提~。~擢。5 超出,高出:海~。挺~。~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尖儿。出类~萃。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一~。7 改变:坚韧不~。心志不可~。
赵
zhào
1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2 姓。
易
yì
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2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手。~地。变~。4 交换:交~。贸~。5 轻慢:贵货~土。6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
汉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