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本(tà-)的拼音、解释、组词

拓本(tà-)的简介:

tà běn
1.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传世拓本以敦煌石室所出之唐初拓《温泉铭》及《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为最早。都有影印本。 2.指打拓文字或图形。

  • AI解释

好的,关于“拓本”一词,“拓”在这里读作 tà,并非 tò。其完整的注音为 tà běn。

释义: 1. 定义与意义:“拓本”是指通过拓印技术将碑刻、石刻等文物的形状和文字直接复制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的复制品。 2. 制作过程:通常,制作“拓本”的过程中需要在原物表面涂上一层水,然后覆盖宣纸或类似的纸张,再用轻重适中的敲打工具(如木槌)将墨汁或其他颜色物质通过纸张渗透到石刻等材料的纹理中,形成拓印效果。 3. 用途:“拓本”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还对历史研究、文物保护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是五个使用“拓本”的造句:

  1. “博物馆里展出了一件珍贵的拓本,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见,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
  2. “为了更好地保存古籍原貌,图书馆采用高科技手段制作了高质量的拓本。”
  3. “古代书法爱好者常常通过购买名家作品的拓本来临摹和学习。”
  4. “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书画真迹,还有许多珍贵的拓本,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5. “考古学家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古遗址进行无损检测的同时,也会制作相应的拓本来记录文物的原始形态。”

这些句子涵盖了“拓本”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希望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tuò,tà,zhí

1 开辟,扩充:~荒。开~。~展。~落(➊宽广;➋潦倒失意。亦作“落拓”)。2 以手推物:“孔子之劲,能~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3 姓。

běn

1 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药)。无~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末(头尾;始终)。根~(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草~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部。~体。5 原来:~来。~领。6 自己这方面的:~国。~身。~位。~分(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