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绝的拼音、解释、组词

滔滔不绝的简介:

tāo tāo bù jué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绝」,典源作「竭」。水势盛大,连续不断。#语本《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一二.汉宗庙乐舞辞.积善舞》。后用「滔滔不绝」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2. #《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一二.汉宗庙乐舞辞.积善舞》1>黍稷斯馨,祖德惟明。蛇告赤帝,龟谋大横。云行雨施,天成地平。造我家邦,斡我璿衡。陶匏在御,醍盎惟精。或戛或击,载炮载烹。饮福受胙2>,舞降歌迎。滔滔3>不竭,洪4>惟水行。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2) 饮福受胙:指能受神明庇佑降福。胙,音ㄗㄨㄛˋ,祭祀所用的肉。 (3) 滔滔:水流滚滚不绝的样子。 (4) 洪:盛大。〔参考资料〕 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据《鲍参军集.卷二》引)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相接。思尽波涛,悲满潭壑。烟归八表,终为野尘。而是注集,长写不测,修灵浩荡,知其何故哉!

3. 「滔滔不绝」原作「滔滔不竭」。〈积善舞〉是汉代天子祭祀神明祖先,所演奏的宗庙乐舞歌辞,后来为宋代郭茂倩收录于《乐府诗集》中。歌辞的内容大概如下:祭祀的献礼是如此的芳香美好,而祖先遗德也是如此的光显耀眼。以蛇为祭品,禀告赤帝神农氏,并用龟壳来占卜,希望得到「大横」这个卜兆。期盼来年祖先神灵能够广施恩泽,使万事齐备,国家繁荣,政通人和。敲打演奏乐器来侍奉您,且以满溢的美酒,和烧烤烹煮过的美食,作为祭祀的供品。用歌曲、舞蹈来欢迎,并祈求神灵降福,像奔流不停的大水,连续不断,永远不竭。文献原来用「滔滔不竭」,竭是尽的意思。后来演变成「滔滔不绝」,绝是中断的意思。「滔滔不绝」用来形容说话连续不断。较早的书证如《荡寇志.第三二回》:「张继问起曹州攻取之法,成英反复议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张继一毫不懂,连声称是而已。」

1. 形容说话连续而不间断。【例】姨妈滔滔不绝的叙述她在旅途中的奇遇,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1. 形容说话连续而不间断。《荡寇志》第三二回:「张继问起曹州攻取之法,成英反复议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张继一毫不懂,连声称是而已。」也作「滔滔不竭」。

词语详解

滔滔不绝,汉语成语,拼音是“tāo tāo bù jué”。字面上,“滔滔”形容水势浩大、水流连续不断的样子;“不绝”即没有断绝的意思。综合起来,“滔滔不绝”用来描述说话非常流利,言辞极其丰富,持续时间很长,好像连绵不断的流水一样,给人一种源源不断的感受。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讲话时语无伦次、口若悬河或者在某个话题上说得很多,以至于听众都难以打断。它既可以指正面的情况,如演讲者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用作贬义词,用来形容某些人在谈论某事时不切实际的漫谈或自说自话。

造句

  1. 正面情境: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演说家,在主题研讨会上,他滔滔不绝地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2. 正用负面:李阿姨总是喜欢在朋友面前滔滔不绝地说她的旅行见闻,有时候会让人生厌。
  3. 用于描述演讲者:这位教授在学术会议上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让所有听众都深受启发。
  4. 形容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小张是一位特别能说的家伙,在任何场合他都能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描述某人的说话特点:老王一开口就是滔滔不绝,有时别人还没来得及听清楚他的意思,他已经讲了很多其他话题。

以上这些造句展示了“滔滔不绝”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方式。通过这样的例句,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及其适用的场合。

分词解释

tāo

1 弥漫,充满:~天。~~。2 倨慢:“士不滥,官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jué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