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山公的简介:

shān gōng
1.晋山涛的别称。 2.晋山简,时人亦称山公。简字季伦,山涛幼子,性嗜酒,镇守襄阳,常游高阳池,饮辄大醉。后世诗词中或用为作者自况,或借称嗜酒的朋友。 3.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 4.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 5.雄性山魈。

  • AI解释

关于“山公”,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以“山公”作为人名或者专有名词使用的情况。然而,“山公”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却有一定的含义,通常指的是西晋时期的名士、政治家山涛(205年-283年),字巨源,是东汉名臣山简之子。

山公简介:

山涛在西晋时期担任过太常、司徒等重要官职,在曹魏、西晋两朝都曾为官。他在政治上主张清正廉洁,反对过度奢靡,同时又以重情义著称,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好友。他对待人才公正无私,注重人才的选拔与推荐。

造句:

  1.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山公因其高尚的人格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贡献而被多次提及,成为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
  2. 山公不仅在政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书法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其书作至今仍为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3. 山公相关的典故,如“山公倒载”,常被用以形容酒醉后的行为举止。
  4. 唐朝诗人孟浩然在诗中曾赞颂道:“竹林贤者会,山公亦忘归。”表达了对这位名士的敬仰之情。
  5. 现代学者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时,经常会提到山公作为当时政坛风云人物之一的重要地位。

请注意,“山公”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上述造句主要基于对其形象和典故的描绘来进行构想。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适当调整。

分词解释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