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饺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孙饺子的简介:
zǐ sūn/xùn jiǎo zǐ
1.旧时结婚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饺子。民间风俗以为新婚夫妇食后会生儿育女。
1.旧时结婚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饺子。民间风俗以为新婚夫妇食后会生儿育女。
- AI解释
实际上,“子孙饺子”并不是一个广泛认可或常用的词语,它可能是一个创意组合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下的表达。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解读,“子孙”指的是后代或家族成员,“饺子”是一种中国传统食品。结合这两者,可以理解为“为了传宗接代而吃饺子”,但这样的说法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常见。
如果我们尝试创造这样一个词语的意义,并且考虑其可能的文化和情感含义,或许可以说“子孙饺子”是一个象征着家庭团聚、传承和爱的饺子。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承载了家族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历史记忆。
基于这个理解,我们可以为“子孙饺子”创建一些造句:
- 每年春节期间,李家都会包“子孙饺子”,以此纪念先祖并祈福后代繁荣昌盛。
- 王阿姨特地在儿子结婚时准备了“子孙饺子”,希望新家庭也能延续这份爱和幸福。
- 在中秋团圆夜,张奶奶将亲手包的“子孙饺子”分给每一位家人,象征着家族团结与传承。
- 小明从小就喜欢吃妈妈做的“子孙饺子”,因为它不仅美味,还寄托了妈妈对他的期望。
- 即使远在海外求学,李同学也记得每年春节时与家人们一起包制“子孙饺子”,这成为他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请注意,“子孙饺子”并非实际存在的词语或传统美食名称,以上造句是基于对其含义的理解而创造的例子。
分词解释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孙
sūn,xùn
1 儿子的儿子:~子。~女。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5 姓。
饺
jiǎo
1 包成半圆形的有馅的面食:~子。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