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架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端架子的简介:
duān jià zǐ
〈方〉拿架子。
〈方〉拿架子。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刻意抬高自己的身分,待人傲慢。【例】爱端架子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1. 摆出傲慢高贵的态度架势。如:「爱端架子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端架子》的详细解释
定义: “端架子”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些人自视甚高、摆出一种傲慢或者不谦逊的态度,通常表现出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的行为。这个词常带有贬义,反映了说话者对这种行为的批评或不满。
词源: 这个词语中的“端”字有“正直”、“端庄”的意思,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故意摆出某种姿态;“架子”则是指一种态度或者立场,通常是指高人一等、不轻易接近的姿态。因此,“端架子”合起来意为故意装出高傲的样子。
用法: 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那些自我感觉良好,自视甚高的人,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得非常正式甚至冷淡,让人感到不舒服。它也可以指在工作中过于讲究形式、不注重实际操作的行为。
造句:
- 小王这个人端架子很重,平时很少跟人亲近,大家都觉得和他在一起挺尴尬的。
- 老板在公司会议上总是端架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他的员工们感到非常不满。
- 李老师虽然学识渊博,但她在与同事交流时从不端架子,总是平易近人。
- 在那个重要的商务场合上,他表现得太过端架子了,结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
- 作为一名领导者,不应该太端架子,而应该多关心下属的需要和意见。
分词解释
端
duān
1 正,不歪斜:~正(①事物不歪斜;②正派,正确;③使端正)。~丽。~然。~庄。~秀。~静。~坐。2 正派,正直:~方。~直。~重(zhòng )。品行不~。3 事物的一头:~的(dì)(①事情的经过,底细;②的确,果然;③究竟。均亦称“端底”)。~倪。~详。事~。争~。4 用手很平正地拿:~盆。~碗。~茶。把问题~出来说清楚。5 姓。
架
jià
1 用做支承的东西:书~。衣~。绞~。2 支承,搀扶:~桥。~不住。~空。3 互相殴打,争吵:打~。劝~。4 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飞机。5 捏造,虚构:~词诬控。6 古同“驾”,凌驾。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