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箕的拼音、解释、组词

粪箕的简介:

fèn jī
1.盛垃圾秽物的器具。形状像簸箕。

  • AI解释

《粪箕》一词,通常并非正式或常见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在古代典籍或方言中,“粪箕”指的是用来收集和运送生活垃圾、尤其是厕所垃圾的一种工具。它通常由木框或竹编框架构成,并且下面有漏孔或者底部敞开,便于将收集的废弃物倒入垃圾坑或其他处理场所。

详细解释:

  1. 结构与材质:主要用木材或竹子制成,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较宽的部分用来装载废物,下半部则较为狭窄和深一些,用于运输。
  2. 用途:主要用于家庭、农村等地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特别是厕所垃圾。在古代农业社会中,这些废弃物常常被作为肥料使用。

造句:

  1. 古代的农民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粪箕来处理日常的生活垃圾。
  2. 爷爷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家里用的就是这种简朴的木制粪箕。
  3. 虽然现在有了更现代和卫生的垃圾桶,但老一辈人依然习惯使用传统的粪箕。
  4. 在古代农村,每户人家都会有一个专门用来装厕所垃圾的粪箕。
  5. 村里的老李头还保留着一个旧式的竹制粪箕,作为自己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请注意,“粪箕”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到,上述造句主要用于文学或口语表达,以展现其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fèn

1 屎:~便。~坑。~土。2 施肥:~地。~田。3 扫除:~除。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