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童的拼音、解释、组词

经童的简介:

jīng tóng
1.金有经童科,其制,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每场十五题,三场共通四十一以上,为中选。见《金史.选举志一》。

  • AI解释

实际上,“经童”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情境下的用语或者是某些文化或文学作品中的特有术语。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确记录其具体含义。考虑到“经”通常指经典的书籍或是佛教道教的经典文献;而“童”则通常指的是儿童或年轻男子。“经童”这个词语可能会出现在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故事中,用来描述与经典文献有关的年轻学习者或者是某种特殊身份的人物。

不过,在创造性的假设下,“经童”可以被解释为:

  • 指在古代文人学校中刻苦学习儒家经典的儿童。
  • 在虚构作品中,指那些以研究或传播某些重要知识(如古籍、魔法等)为目标的年轻学徒。
  • 在现代语境中,可能象征着对传统文化经典有深入理解和传承的年轻人。

为了进一步丰富这个词语的意义,并提供5个示例句子:

  1. 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经童,将一生奉献给儒家经典的研读与传播。
  2. 古代的文人学校里,经童们常常需要通宵达旦地背诵和学习经典,只为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意。
  3. 在这次的文化节上,一群穿着古装的小朋友扮演了“经童”,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4. 作为一位资深学者,他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作为经童的经历,感慨万分。
  5. 现在的孩子们或许已经很少有机会成为真正的经童了,但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上述假设性解释而创作的。如果“经童”有其他特定含义或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解读和示例。

分词解释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tóng

1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2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3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4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5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6 古同“瞳”,瞳孔。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