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的拼音、解释、组词

箕山之志的简介:

jī shān zhī zhì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AI解释

《箕山之志》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出自于《列子·杨朱》,主要形容隐士、贤者淡泊名利、远离尘嚣的精神追求。相传商朝末年,贤人许由因其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被邀请去做官,但他拒绝了这一职位,宁愿生活在箕山(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东北)的自然环境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以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权势、名利的轻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详细解释

  • 成语: 箕山之志
  • 出处: 源自《列子·杨朱》
  • 释义: 形容像许由那样不愿参与世俗事务,宁愿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高尚情操。
  • 用法: 主要用来形容个人或群体对名利的淡薄追求,以及向往清静、自由生活的态度。

造句

  1. 李教授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依然保持着《箕山之志》,喜欢在周末与学生交流学术思想而非参加应酬。
  2. 在现代社会中,不少年轻人向往许由式的《箕山之志》,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
  3. 他辞去了高薪工作,在乡间过起了《箕山之志》般的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4. 这位老艺术家退休后选择了隐居深山,实践了许由式的《箕山之志》,远离尘嚣,专注艺术创作。
  5.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有些人选择回归自然,过上与世无争、如同《箕山之志》般的生活。

分词解释

1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帚。2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 )~。3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 姓。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