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之才的拼音、解释、组词

经世之才的简介:

jīng shì zhī cái
经世:经济、济民。称治国安民的才能。

  • AI解释

词语《经世之才》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指能够治理国家、安邦定国的人才。这个词强调的是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智慧,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具备卓越政治才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应对挑战、制定并实施有效政策的人。

详细解释

  • 经世:意味着治理社会、处理世间事务。这个词语强调的是实际操作层面的能力,不是局限于理论。
  • 之才:指的是人才或能人。这里的“之”是助词,用于连接前面的两个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述。

综上所述,《经世之才》所描述的是那种能够治理国家、安邦定国的人才。这类人才不仅具备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还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宽广的胸怀视野。

造句

  1. 这位老臣历经风雨,一生为国尽忠,堪称经世之才。
  2.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国家更需要一批真正的经世之才来治理。
  3. 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都被冠以‘经世之才’的美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4. 作为一位年轻的学者,小李深感自己尚未达到经世之才的标准,还须继续砥砺前行。
  5. 政府需要选拔并重用更多经世之才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以实现社会的长远发展。

分词解释

jīng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西~。~度。~纬仪。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易~。~书。~卷。~文。~义。~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史子集。黄帝内~。4 治理,管理:~理。~营。~商。~济。~纪。~天纬地。5 通过:~过。~历。~验。~手。~办。~年累月。~久不息。6 禁受:~受。~风雨,见世面。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常。~费。荒诞不~。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脉。~络。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已~。曾~。10 缢死,上吊:自~。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月~。~血。12 古同“ 京 ”,数目。13 姓。

shì

1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2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3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cái

1 能力:~能。口~。这人很有~干。2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奇~。奴~。蠢~。3 副词。①方,始:昨天~来。现在~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用了两元。来了~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