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鹬相持的拼音、解释、组词
蚌鹬相持的简介:
bàng yù xiāng chí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 AI解释
《蚌鹬相持》是一个成语,但实际上,“蚌鹬相持”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成语。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其字面意思来解读它,并且结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进行理解。
解释
- 蚌: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软体动物。
- 鹬:一种鸟类,常在沼泽或海滩上捕食。
- “相持”:双方僵持不下,无法分出胜负的状态。
这个表达形象地描绘了两个对手因为相互争斗而互不相让,最终却可能被第三方渔翁获利的场景。这通常用来比喻两方因冲突而各不相让,结果反而使得第三方受益的情境。
造句
- 小明和小强为了争夺最后一块蛋糕争论不休,完全不顾站在一旁的小芳,看来他们两个的“蚌鹬相持”最终会让小芳得利。
- 这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它们在谈判桌上互不相让,结果使得潜在的新客户选择转向了第三方供应商。
- 两兄弟为了祖传古董各执一词,纠缠不清,却不知聪明的舅舅早已看出其中破绽并准备从中渔利。
- 在这个复杂的商业交易中,两家公司之间的互相攻击反而给了竞争对手机会,他们正坐收渔翁之利。
- 演员和导演之间因为角色的问题争执不下,结果让其他剧组趁虚而入抢走了这部剧的拍摄权。
注意
在实际使用时,“蚌鹬相持”这一说法并不常见,更常听到的是“鹬蚌相争”的成语,该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臣闻之:事之将合者,不可以离也;离而合者,鱼之与熊掌不可兼得也。今王攻赵是失鱼而得熊掌也,愿王熟计之!’”这里的“鹬蚌相争”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双方因为各自的利益而互相斗争,最终被第三方渔翁获益的道理。
分词解释
蚌
bàng,bèng
1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胎(指珍珠)。
相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持
chí
1 拿着,握住:~笔。~枪。~牢(把稳)。2 遵守不变:坚~。~久。~操(保持节操)。~之以恒。3 主张,掌管:主~。~平。~国。~重。~之有故(立论有根据)。4 对待,处理:~身(对待自己)。~盈。~胜。5 扶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