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的拼音、解释、组词

盗窃罪的简介:

dào qiè zuì
在我国,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本罪并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按抢劫罪处罚。盗窃财物数额较小的属于违法行为,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制裁。

  • AI解释

《盗窃罪》是刑法中针对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行为的一种犯罪定义,具体指的是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盗窃罪的具体构成要件包括:1. 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 客观上实施了盗窃行为,如未经许可或合法授权而擅自取得他人财物;3. 该行为必须是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符合以上条件,则可能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下是五个包含“盗窃罪”的造句:

  1. 他因多次入室盗窃贵重物品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2. 这个案子很复杂,因为他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法律问题,比如盗窃与正当防卫之间的界限如何界定。
  3. 公安机关在调查一起案件时发现,嫌疑人不仅涉嫌诈骗罪,同时也存在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
  4. 在一次安全检查中,公司发现了员工有将公司的财产私自带走用于个人用途的情况,这实际上已经构成了盗窃罪。
  5. 如果有人未经允许擅自取走别人的贵重物品,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盗窃罪。

分词解释

dào

1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窃。~贼。~伐。~掘。~运。~卖。~用。~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2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强~。窃国大~。

qiè

1 偷盗:偷~。~取。2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位。~夺。3 私自,暗中:~笑。~听。4 谦辞,指自己:~谓。~以为可行。

zuì

1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3 刑罚:判~。畏~。待~。请~。4 苦难,痛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