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病症的拼音、解释、组词

运动性病症的简介:

yùn dòng xìng bìng zhèng/zhēng
运动医学名词。指由于运动训练或比赛安排不当而出现的疾病或机能异常。如过度训练综合症、过度紧张、运动性高血压、心律失常、运动性贫血、晕厥、运动中腹痛、运动性血尿等。出现运动性病症,应停止运动或调整运动量,并进行检查和治疗。

  • AI解释

运动性病症》是指由于过度或不当的身体运动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这类症状通常出现在运动员、经常锻炼的人或者突然增加运动量后不适应的人群中,常见于肌肉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过度使用某些肌肉群。
  2. 不充分的热身。
  3. 错误的动作模式或姿势。
  4. 肌肉不平衡。
  5. 热量消耗过多。

运动性病症可以表现为疼痛、肿胀、无力、僵硬以及在严重的情况下,功能丧失。这些症状通常与特定的活动相关联,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减轻。适当的恢复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或减少其影响。

以下为五个使用“运动性病症”的造句示例:

  1. 张明由于最近每天跑步时间过长,导致膝盖出现了运动性病症
  2. 为了防止运动性病症,小李在每次锻炼前后都会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练习。
  3. 高强度训练结束后,运动员应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来避免运动性病症的发生。
  4. 医生建议患有轻微运动性病症的小王暂时减少剧烈活动,并适当使用冷敷或热敷缓解症状。
  5. 作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小李深知预防和及时治疗运动性病症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yùn

1 循序移动:~行。~动。~转(zhuàn )。2 搬送:~输。~载。~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力。~销。空~。海~。3 使用:~用。~算。~笔。~筹(制定策略)。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气。命~。幸~。国~。5 南北距离:广~百里。6 姓。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xìng

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4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bìng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2 缺点,错误:语~。通~。弊~。3 损害,祸害:祸国~民。4 不满,责备:诟~。5 烦躁,担忧:“郑人~之”。

zhèng,zhēng

1 病,病状:病~。~状。~候。不治之~。对~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