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料民的简介:
liào mín
1.计点人口;清查民户。
1.计点人口;清查民户。
- AI解释
《料民》一词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指的是对民众进行调查和统计的过程。这里的“料”是衡量、计算的意思,“民”则是指百姓或人民。“料民”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各地区的人口数量、土地情况、赋税负担等信息,从而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依据。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到详细的登记工作,以确保政府能够准确地掌握人口动态和资源分布。
造句:
- 古代统治者常常亲自或派遣官员进行料民,以此来了解各地的实际状况。
- 在商鞅变法中,料民是推行新政策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精确的数据统计来重新划分土地与赋税。
-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国家资源,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定期的料民工作。
- 这次大规模的料民行动将极大地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稳定。
- 古代的《周礼》中详细规定了如何进行料民的方法与程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这些句子展示了“料民”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情景。
分词解释
料
liào
1 估计,猜想:~想。预~。2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材~。~子。备~。3 喂牲口用的谷物:草~。4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器。5 烹调时的调味品:调~。6 整理,处理:~理。7 量词,用于中药配制丸药,处方剂量的全份:配一~药。
民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