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郎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林郎的简介:
wén lín láng/làng
1.文散官名。隋置﹐取北齐征文学之士充文林馆之义。历代因之。见《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2.一种梨的别名。蒲中产好梨﹐传说唐太宗时有凤栖于梨树上﹐后所产梨﹐果肉细腻﹐红颊玉液﹐因名凤栖梨。至宋﹐另有一家独出一种﹐备众梨之美﹐又超过了凤栖梨。其人尝进献﹐得官文林郎﹐因以为名。见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六。
1.文散官名。隋置﹐取北齐征文学之士充文林馆之义。历代因之。见《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2.一种梨的别名。蒲中产好梨﹐传说唐太宗时有凤栖于梨树上﹐后所产梨﹐果肉细腻﹐红颊玉液﹐因名凤栖梨。至宋﹐另有一家独出一种﹐备众梨之美﹐又超过了凤栖梨。其人尝进献﹐得官文林郎﹐因以为名。见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六。
- AI解释
《文林郎》是一个古代官职和荣誉头衔,它并非指具体的职位或官位,而是历史上给予才华横溢、文学成就显著的人的一种荣誉称号。这个称号在唐代较为常见,常用来表彰那些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的文人学者。
详细解释
- 名称来源:"文林郎"这个名字来源于“文林”,象征着学问的森林或海洋,代表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学底蕴;“郎”则是一种尊称。
- 含义与地位:“文林郎”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表彰那些在文学上有突出成就或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这种称号不仅能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还具有较高的荣誉价值。
造句
- 他自小便立志成为文林郎,以古人的才华与智慧为己任。
- 唐代的科举制度盛行时,获得‘文林郎’头衔者多是当时的文化名人。
- 父亲总是鼓励我:“只要努力,将来也可以成为文林郎。”
- 她不仅是大家公认的才女,更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林郎之一。
- 古代有言:‘文林郎者,学问之海也’,这句话描绘了‘文林郎’称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和追求知识的精神。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文林郎”在古时的文化背景、个人成就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意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林
lín
1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➊山林小泽;➋喻丛集的处所)。2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3 姓。
郎
láng,làng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4 封建时代的官名:~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员外~。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