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之的拼音、解释、组词
敢言之的简介:
gǎn yán zhī
1.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
1.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套语。
- AI解释
《敢言之》作为一个词语,虽然直接来看,并没有在古代典籍或现代常用词中以这种方式完整出现。不过根据其组成部分“敢”和“言”的意思来推断,“敢言之”可以理解为勇敢地表达意见或者敢于直言不讳。
- 敢:有勇气、无畏的意思。
- 言:指说话、发言、表达等行为或内容。
因此,“敢言之”可以解释为: 1.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这些观点可能与主流观念不同。 2. 不惧怕说出真相或批评错误,这种精神和态度。
接下来提供五个以“敢言之”的含义为基础的造句:
- 作为新闻工作者,他始终秉持着敢言之的精神,揭露社会不公现象。
- 在这次座谈会上,他敢于发言,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展现了敢言之的态度。
- 虽然知道可能会引起争议,但他仍然选择了敢言之,因为他认为这是必要的。
- 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公民,我们应该勇敢地发出声音,保持敢言之的精神。
- 只要我们坚持敢言之的原则,敢于批评和建议,就能推动社会进步。
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敢言之”的含义及其应用。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敢
gǎn
1 有勇气,有胆量:勇~。果~。~闯。~死队。~作~为。~怒而不~言。2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问。~请。~烦。3 方言,莫非:~许。~怕。~是哥哥回来了?
言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