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屯的拼音、解释、组词

耕屯的简介:

gēng tún/zhūn
1.指屯田﹐屯垦。

  • AI解释

词语《耕屯》的详细解释

耕屯(gēng tún)

耕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主要应用于边疆地区或少数民族聚居区。它是一种将边疆农垦与军事驻防相结合的土地管理方式。

  1. 概念解析:
  2. “耕”指的是农业耕作。
  3. “屯”则是指军队驻扎和防御的兵营、堡垒等设施。“耕屯”结合了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既解决了边疆地区的粮食供应问题,又加强了军事防务,确保了国家的安全。

  4. 历史背景:

  5. 这种制度在汉朝时开始广泛实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边疆地区逐步稳定,朝廷鼓励农耕移民到这些区域,同时通过设置兵屯来保护这些新垦土地免受外来侵扰。
  6. 在明代,政府进一步完善了耕屯体系,并将其推广至更广泛的区域。

  7. 运作方式:

  8. 农民被鼓励到边疆地区开垦荒地种植作物,他们不仅享有自己耕种的土地收益,还可以在必要时接受军事训练或参与防守任务。
  9. 在这种制度下,农耕活动与军事防务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互为支持的整体。

  10. 影响:

  11. 耕屯”有效地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稳定,增加了国家的粮食产量和经济实力,同时也增强了对这些区域的有效控制。
  12. 这种做法也为后来中国边疆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造句

  1. 在汉代,“耕屯”制度被广泛实施,使大量农民得以迁移到边疆地区开垦土地,既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又加强了军事防务。
  2. 明朝政府进一步完善了“耕屯”体系,使得国家在边疆地区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粮食来源,还巩固了自己的边疆防线。
  3. 耕屯结合的模式在古代中国被广泛采用,既推动了农业发展,也强化了国防建设。
  4. 通过实施耕屯制度,政府成功地将移民与驻军结合起来,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5. 耕屯”不仅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还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为国家的整体稳定作出了贡献。

分词解释

gēng

1 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 )。~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笔~(喻写文章)。舌~(喻教书)。

tún,zhūn

1 聚集,储存:~粮。~积。~聚。2 驻军防守:~兵。~垦。~田(驻军开垦田地)。3 村庄:皇姑~。~子(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