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军养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息军养士的简介:
xī jūn yǎng shì
息、养:休息教养,休整;军、士:军队中的官兵。指休整部队,积蓄力量,以利再战。
息、养:休息教养,休整;军、士:军队中的官兵。指休整部队,积蓄力量,以利再战。
- AI解释
词语“息军养士”出自中国古代军事文献,意指军队暂时停止战斗行动,让士兵休整、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同时进行训练和教育,以增强战斗力。在古代战争中,由于医疗条件有限,长时间的征战会消耗大量的物资和人力资源,因此适时地采取“息军养士”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详细解释
- 息军:停止军队的军事行动或战斗活动。
- 养士:对士兵进行训练、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与战斗力。其中也包括精神上的鼓励和教育,使士兵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团队凝聚力。
采用“息军养士”的策略可以有多种目的: 1. 为战后的休养生息做准备。 2. 等待有利战机或敌方内部出现变化时再行出击。 3. 在长途跋涉后恢复部队战斗力,进行再次冲锋。
造句示例
- 历史上许多将领都明白“息军养士”的重要性,在连续征战之后都会给士兵们安排一段时间的休整。
- 知道敌方主力还未集结完毕,他决定采用“息军养士”,先暂时撤退,保存实力。
- 面对强敌,我军采取了“息军养士”的策略,补充粮草、训练士卒,伺机而动。
- 通过“息军养士”政策,军队不仅恢复了战斗力,还提高了士兵们的士气和团结精神。
- 在战争间隙,将军下令实行“息军养士”,既保障了士兵的身心健康,也为下一次战斗储备了力量。
分词解释
息
xī
1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喘~。叹~。窒~。瞬~万变。2 停止,歇: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3 繁殖,滋生:休养生~。滋~。4 音信:消~。信~。5 儿女:子~。6 利钱:~率(lǜ)。利~。月~。
军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
养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