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徒役的简介:

tú yì
1.服劳役的人。 2.门徒;弟子。

  • AI解释

徒役》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通常指的是被征召进行劳役的人或从事劳役的工作。这个词汇具体可以拆解为两个部分,“徒”与“役”。其中,“徒”有时指平民,有时候特指因犯罪而被罚做苦工的犯人;“役”,则明确指向劳动、服务的意思。“徒役”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献中,含义可能有所差异。下面提供几个现代造句来帮助理解这个词汇:

  1. 在古代中国,犯了罪的人往往要服徒役以赎罪。
  2. 战争期间,许多壮丁被强制成为徒役,参与筑城修路等劳作。
  3. 官府常常将刑罚转化为劳动服务,让犯人做徒役来补偿社会损失。
  4. 古代建筑如长城的修建,也吸纳了大量的徒役进行石块搬运等工作。
  5. 历史上的徭役制度,要求部分公民提供无偿劳力为国家建设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徒役”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上述造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其含义而构建的。在实际语境中,可能会用“劳工”、“犯人”或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来替代。

分词解释

1 步行:~步。~涉。2 空:~手。3 白白地:~然。~劳无益。4 只;仅仅:家~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7 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