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族的拼音、解释、组词

忌族的简介:

jì zú
1.犹败类。

  • AI解释

词汇“忌族”并不是一个标准或常见的汉语词汇,因此在正式文献和字典中可能无法找到其定义。不过根据字面意义推测,“忌族”可能是由“忌”(表示避免、憎恶)和“族”(指家族、族群)两个词组成的合成词。基于这样的理解,可以尝试解释为某种情况下,人们或者某个群体对特定的家族或种族持有厌恶、排斥甚至避讳的态度。

解释

  1. 背景与语境:通常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使用,“忌族”可能指的是某些人或族群因为历史恩怨、宗教信仰差异等因素而产生的偏见和排外心理。
  2. 内涵:这种现象可能体现在社会交往中,表现为避免与某个家族或种族进行交流互动。它可能还包含了一些隐含的社会心理因素,比如对特定族裔的刻板印象。

造句

  1. 在那个年代,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家庭对忌族保持着高度警惕。
  2. 他一直主张打破地域和民族间的忌族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共处。
  3. 虽然两家世代不睦,但最近因为共同利益,双方开始尝试超越忌族心理。
  4. 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消除人们对不同种族群体的忌族态度。
  5.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应该学会放下偏见,克服忌族思想。

请注意,以上解释及造句都是基于对“忌族”一词的理解和推测所作,并未依据任何权威来源。如需用于正式场合或学术研究,请查证相关资料以确保准确性。

分词解释

1 嫉妒,憎恨:猜~。~才。~能。~妒。~贤妒能。2 害怕,畏惧:顾~。肆无~惮。3 禁戒:~戒。~食。~讳。禁~。4 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日。~辰。生~(已死父母的生日)。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