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chóng-)的拼音、解释、组词
重阳(chóng-)的简介:
chóng yáng
1.指天。 2.古代中医谓周身发热,脉象旺盛。 3.节日名。古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1.指天。 2.古代中医谓周身发热,脉象旺盛。 3.节日名。古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 AI解释
词语“重阳”(chóng yáng)在中文中是指传统节日之一,即农历九月初九。此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和吉祥寓意。
详细解释:
- 历史渊源:早在汉朝时期,“重阳”就被定为民间节日。这一天不仅是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的好时节,还寄托了人们对长寿健康的美好祝愿。
- 习俗活动:“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包括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其中,登高被认为是避邪祈福的方式;而饮菊花酒则旨在祛病强身。
- 文化象征:数字“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极数,因此“九月九日”被称为“重阳”。同时,“九”的发音接近“久”,因此这一天也被赋予了长久、长寿的美好寓意。
造句示例:
- 每到重阳节那天,老人们总会相约一起登高望远。
- 我们公司为了庆祝重阳佳节,组织了一次集体秋游活动。
- 在重阳节这一天,孩子们会给爷爷奶奶送上自己亲手做的菊花糕。
- 今天是重阳节,妈妈准备了菊花酒和各种应季的食材一起做菜。
- 学校里举办了丰富的重阳节庆祝活动,同学们通过表演节目表达了对长辈们的敬爱之情。
这些例子不仅展示了“重阳”节日的具体庆祝方式,也反映了这一传统佳节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情感寄托。
分词解释
重
zhòng,chó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2 程度深:~色。~病。~望。~创。3 价格高:~价收买。4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5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家重大的托付)。~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视。尊~。器~。隆~。7 言行不轻率:慎~。自~。
阳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