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的拼音、解释、组词

醉太平的简介:

zuì tài píng
1.词牌名。又名《凌波曲》﹑《醉思凡》﹑《四字令》等。双调三十八字,平韵。又一体,四十五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圴有。《太和正音谱》﹑《中原音韵》属正宫,《太平乐府》属南吕宫。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亦名《升平乐》,用作过曲。北曲可用作小令,亦可用于套曲内。 3.花名。

  • AI解释

醉太平》,既可指代一种词牌名,也可作为曲牌名或戏曲中的一种唱腔。在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中,“醉太平”这个词牌名常用于表现陶醉、沉醉的情感状态或者描绘某种安详宁静的场景。

1. 作为一种词牌名

醉太平》是宋词常用的一首小令,其格式为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它的创作往往以酒宴、春游等为主题的描写为主,情感上较为轻松愉快,带有诗人借酒消愁的意趣。

2. 作为一种曲牌名或戏曲中的唱腔

在某些地方戏中,《醉太平》可能被用作一种音乐结构或者特定旋律片段的名字。这些情况下,“醉太平”通常用来表达剧中人物某种情绪状态或者是场景氛围的一部分。

造句:

  1. 春风吹面,柳絮飞舞,他独自坐在湖畔,一壶浊酒下肚,吟唱起《醉太平》,心中满是闲适与惬意。
  2. 演出开始了,台上几位演员轻柔地唱起了《醉太平》,曲声悠扬,仿佛带观众穿越到一个花团锦簇的花园之中。
  3. 傍晚时分,几位友人相聚在庭院中,举杯畅饮间聊起过往趣事,席间吟诵《醉太平》词一首,笑声与歌声交织,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
  4. 为了给即将举行的文艺晚会增添几分雅致,《醉太平》被选作开场曲目之一,其悠扬旋律引得在场宾客纷纷驻足倾听。
  5. 在一次文化传承活动中,学生表演了京剧《醉太平》,通过精巧的身段和细腻的唱腔,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需要注意的是,“醉太平”作为词牌名时,它的具体含义、句式结构等都需要根据其具体的文本内容来理解。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醉太平”的概念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zuì

1 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汉。~鬼。~意。~拳(一种拳术,步法上突出东倒西歪的醉态)。~生梦死。~翁之意不在酒。2 沉迷,过分爱好:~心。沉~。陶~(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3 用酒泡制的:~枣。~虾。~蟹。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