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识的拼音、解释、组词

记识的简介:

jì shí/zhì
1.记下﹔记住﹔记得。 2.指记忆。 3.加标记。 4.指簿记。

  • AI解释

词语“记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或标准词汇,可能是由“记忆”和“认识”两个词组合而成的一个新词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下的表达。通常情况下,“记忆”指的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储存与检索过程;“认识”则是指通过学习、观察等获得的知识或理解。

根据这个理解,“记识”可以解释为:将所学知识、经历等信息存储在大脑中,并能够准确地提取和运用的过程。这一概念强调了人们如何获取新知、巩固旧知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是一个涉及记忆与认知过程的概念。

造句

  1. 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出色的记识能力。
  2. 在准备考试时,她使用了一套科学的复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记识效率。
  3. 良好的记识习惯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
  4. 为了更好地掌握新语言,他注重锻炼自身的记识能力,确保能够准确无误地记住单词和语法点。
  5. 长期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们通常都拥有很强的记识力,能够快速检索并整合大量复杂的历史信息。

请注意,在正式文本中使用“记识”一词时可能需要解释其含义以避免混淆。如果该词汇是特定领域内的术语或专有名词,请提供更具体背景以便给出更加准确的定义和用法示例。

分词解释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2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4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7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shí,zhì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2 所知道的道理:知~。常~。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