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业的拼音、解释、组词

捐业的简介:

juān yè
1.失去生计。

  • AI解释

捐业》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根据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可以理解为古代中国的一种特殊官职或身份获取方式。这是一种通过缴纳钱财(捐纳)来获得某种特定资格或者职位的方式,在清代较为流行。捐纳制度在某些时期被用来作为补充官员选拔的一种途径,尤其在科举考试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士人选择通过捐款的方式来获取相应的职务。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清朝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同时也作为一种补充官僚体系的方式,允许个人通过缴纳一定金额的银两来获得某些特定的职位或资格。
  • 捐业类别:除了最基本的捐纳官职外,“捐业”还可能指的是以捐款获取其它社会地位或特权的行为。

造句

  1. 在清代晚期,随着科举考试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人转而选择通过捐业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俸禄。
  2. 捐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僚体系的不足,但也因此受到不少批评,被认为有损官员道德形象。
  3. 为避免“捐业”现象泛滥成灾,清朝政府后来对此进行了多次调整和完善。
  4. 在一些历史小说中,主人公可能会因为家道中落而选择投身捐业以维持家族的生活水平。
  5. 研究者指出,通过考察清代的捐业案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社会结构与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

分词解释

juān

1 舍弃,抛弃:~弃。~生。~躯。2 献助:~资。~献。~助。募~。3 旧时献钱得官职:~官。~纳。4 赋税的一种:车~。房~。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