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省郎的拼音、解释、组词

画省郎的简介:

huà shěng/xǐng láng/làng
1.即尚书郎。古官名。

  • AI解释

《画省郎》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固定表达,而是指古代官职的一种称呼。在古代中国,"画省"通常指的是尚书省的一部分,而“郎”则是对官员的一种称谓,因此,“画省郎”可以理解为负责处理文书、起草文件等工作的尚书省下属官员。

详细解释

  1. 尚书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尚书省是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之一。它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并一直沿用至明清。
  2. 画省:通常指的是尚书省中处理文书、起草文件等具体事务的部分。因为这里需要经常绘制和修改草稿,所以称为“画省”。
  3. :是中国古代对官员的一种尊称,特别是指在朝廷内任职的各级官吏。

综上所述,“画省郎”即是指那些在尚书省中负责处理各种文件、文书工作以及起草重要文告等具体事务的官员。这些官员通常是通过勤奋和才能从众多文人学子中选拔出来的。

造句

  1. 在唐朝时期,李靖曾担任过画省郎,负责起草皇帝诏书。
  2. 王安石年轻时,在尚书省担任画省郎,处理了大量的文书工作。
  3. 杨家将中的杨延昭曾经在尚书省的画省郎岗位上服务多年。
  4. 魏征初入仕途时,曾在画省郎这一职位上,为国家献计献策。
  5. 在元朝,赵孟頫也曾任职于尚书省的画省郎一职。

以上造句均为虚构示例,旨在帮助理解“画省郎”在古代中国官场中的角色与职责。

分词解释

huà

1 绘图: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2 图像:~面。~片。~坛。~板。~卷(juàn )(①成卷轴形的画;②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外音。图~。诗中有~。3 写,签押,署名:~到。~卯。~押。~供。4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指手~脚。“曲终收拨当心~”。5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6 同“ 划 ”。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láng,làng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才女貌。2 对某种人的称呼:货~。女~。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君。4 封建时代的官名:~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员外~。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