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图的拼音、解释、组词

王会图的简介:

wáng huì/kuài tú
1.图册名。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四夷朝会图。《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谢蛮》:"贞观三年,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若今之髦头,以金银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縢而着履。中书侍郞颜师古奏言:'昔周武王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周史乃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至于此辈章服,实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从之。"后用以泛指朝会。

  • AI解释

王会图》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绘画题材,主要描绘的是帝王接见四方来朝诸侯或使臣的情景。这种绘画形式常见于周代至汉代时期的壁画和漆画中。在这些作品里,通常以帝王为中心,两侧排列着来自不同地方的官员、使者或者宾客,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国家的统一和威严,以及王室与各国间的关系。

详细解释

  • 主题内容:主要展示的是古代君主在特定场合(如朝会)接见臣子或外国使节的情景。
  • 艺术价值:不仅体现了当时政治文化的风貌,也反映了艺术家对称、秩序美学的追求。同时,这些作品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 形式特点:通常构图上较为宏大,人物众多但层次分明;色彩方面多使用象征性颜色来表现等级和身份。

造句

  1. 这幅《王会图》展现了古代帝王接见各国使臣的庄重场面,是研究那个时代政治关系的重要文献。
  2. 展览中有一件复制品,生动再现了古时君主接受朝见的情景,让人感受到当时宫廷氛围的庄严与秩序感。
  3. 通过对《王会图》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文化表达形式。
  4. 在这件文物前驻足细看,仿佛可以看到几千年前那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帝王面前恭恭敬敬的画面。
  5. 每一件这样的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

分词解释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画。~案。~谱。~鉴。2 指地图:《亚洲略~》。~穷匕见。3 画:画影~形。4 计谋,计划:宏~(亦作“弘图”、“鸿图”)。良~。5 谋取,希望得到:~谋。~利。企~。妄~。励精~治。唯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