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贡公的简介:
gòng gōng
1.汉贡禹以明经洁行,征为博士。元帝时累官至御史大夫。屡次上书言朝事得失,主张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后世尊称"贡公"。
1.汉贡禹以明经洁行,征为博士。元帝时累官至御史大夫。屡次上书言朝事得失,主张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后世尊称"贡公"。
- AI解释
《贡公》这个词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贡公”,但是根据现有的信息,似乎并没有明确的历史人物与之对应。不过,“贡”字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与贡献、赠送等意思相关联;而“公”字则多指官员或对男性的一种尊称。
若我们将其拆分为两部分进行解释: 1. 贡:表示贡献、捐赠或进献的意思,也常用于指代某种礼节性的物品。 2. 公:在古代汉语中可以有多种含义,通常用来称呼男性,也可以指官员、公正的人等。
如果我们将“贡公”作为一个假设性词汇来解释,那么它可能暗示着一种贡献或者捐赠的行为,同时也强调了这种行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但请注意,这种解读是基于假设,并非传统或广泛接受的说法。
造句
- 他为家乡做出了很大贡献,真不愧是一位贡公。
- 为了这次公益活动,大家都很乐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次小小的贡公吧!
- 公司决定设立一个“贡公基金”,用来奖励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员工。
- 这位领导以身作则,不仅在工作上做出了表率,在个人行为上也体现了贡公的精神。
- 这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贡公,为公益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请注意这些句子是基于假设性词汇“贡公”构建的示例,并非实际语境中的使用情况。
分词解释
贡
gòng
1 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纳~。~献。~品。~赋。2 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生(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举。3 姓。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