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布的拼音、解释、组词
娘子布的简介:
niáng zǐ bù
1.宋时西南少数民族所织细白苎麻布。
1.宋时西南少数民族所织细白苎麻布。
- AI解释
《娘子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或常用词组,但在某些语境下,它可能有特定的意义或指的是某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根据现有的资料,它似乎与传统手工艺、女性文化或者是一种特定的织物材料有关。不过,为了更准确地解释,我们可以假设其指代一种由女性亲手制作的传统布料。以下是详细解释和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娘子布》通常指的是那些由妇女手工编织或制作的布匹或衣物,这类传统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民间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女性往往承担着织布、染色等家务活,她们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为家庭提供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维护。
造句
- 娘子布以其细腻的手工编织技艺而闻名遐迩,是民间手工艺品中的瑰宝。
- 在那偏远的山村中,每到丰收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拿出自家织出的娘子布来庆祝一年的努力与成果。
- 婚嫁之时,新媳妇往往会穿着用娘子布亲手缝制的新衣服,象征着美好的开始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 村里的老奶奶们常常聚在一起,分享着如何改进技术以编织更加精美的娘子布的经验。
- 现在虽然机械化生产普及,但人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仍然不减,每年都会有专门展示娘子布的手工艺品展览会。
请注意,以上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娘子布”可能含义的一种假设性描述,并非正式定义或广泛认可的意义。如果是在特定的历史文本或者方言中使用“娘子布”,其具体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
分词解释
娘
niáng
1 母亲:~亲。~家。爹~。2 对年轻女子的称呼:~子。姑~。娇~。新~。3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布
bù
1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匹。~帛。~衣。2 古代的一种钱币。3 宣告,对众陈述:宣~。发~。~告。开诚~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4 分散到各处:散~。遍~。星罗棋~。5 流传,散播:~道。~施。6 做出安排:~置。~景。~局。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