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迓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乡里迓鼓的简介:

xiāng lǐ yà gǔ
1.乡间俗曲。亦自谦音乐的俚俗﹑不高明。

  • AI解释

《乡里迓鼓》这个词并不常见于正式文献或辞典中,它可能是一个地方性的词汇或者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独特称呼。据推测,“乡里”指的是乡村地区,“迓(yà)鼓”则是指一种传统音乐或舞蹈表演中的打击乐器,或者是伴随这种表演而使用的锣鼓乐的一种演奏形式。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文化中,迓鼓通常指的是在节庆、祭祀或其他民俗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小型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对小铜锣和一面手鼓组成。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乡里迓鼓”,这里提供五个基于此概念的造句:

  1. 在家乡的春节庙会上,响起了乡里迓鼓的声音,震耳欲聋。
  2. 他从小就喜欢乡里迓鼓,经常在村里表演,深受大家的喜爱。
  3. 村里的老人们回忆起年轻时参加乡里迓鼓演出的情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4. 小镇上组织了一场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其中就包括了精彩的乡里迓鼓表演。
  5. 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再接触乡里迓鼓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但仍有少数人坚持传承下去。

请注意,以上是对“乡里迓鼓”这一概念的解读和构想性扩展,实际应用中应以实际情况为准。

分词解释

xiāng

1 泛指城市外的区域:~村。穷~僻壤。2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故~。~井。~里(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乡的人)。~党(乡里)。~试。3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