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安居的拼音、解释、组词

乐业安居的简介:

lè yè ān jū
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安居乐业」。见「安居乐业」条。

2. 此处所列为「安居乐业」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书.卷九一.货殖传.序》《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谊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壄,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1>,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2>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注解〕 (1) 不肃而成:不必严肃地教导便使之有所成就。 (2) 甘:动词,津津有味地吃著。

3. 此处所列为「安居乐业」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自古以来,人民都有「安居乐业」的渴望。早在先秦典籍《老子》中,对于人民理想生活的雏形便有过如此一段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描述之理想情境为:人人能吃得美味,穿得足够,住得安稳,工作愉快。虽然与邻国距离相近,但因为大家都能自给自足,故人民之间不必因交易所需而往来。这样的概念也呈现于汉代史书《汉书》,在论述经济思想的〈货殖传序〉中陈述了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各自的技能,其后代子孙也在适切的环境中,轻松学得先人所传授的一切,大家都过著安定和乐的生活。而原文中有「各安其居而乐其业」这段话,后来「安居乐业」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生活安定和乐,而且喜好自己的职业。

1. 人民生活安定,且乐于其所从事的工作。《西游记》第二八回:「前栽榆柳,后种松柟,桃李枣梅,无所不备,逍遥自在,乐业安居不题。」也作「安居乐业」。

乐业安居》是中国传统语汇中的一个词组,意味着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感到快乐和满足,并且在一个舒适、安全的住所中生活。这个概念强调了人们不仅要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也要确保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详细解释: - 乐业:指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给人带来满足感与幸福感,体现了对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在职业中的成就感。 - 安居:指的是住在一个使人感到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可以理解为居住条件良好,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安心和稳定。

结合两部分来看,《乐业安居》强调的是人不仅要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和满足感,在生活层面也能够享受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这种状态是理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人们追求内心平和与外在安稳的愿望。

造句: 1. 为了实现乐业安居,他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并且努力工作以期在一个温馨的家里安顿下来。 2. 公司倡导员工在乐业的同时也要关注居所环境的美好,营造了良好的职业氛围。 3. 在农村地区推广适宜的居住和就业项目是帮助居民实现乐业安居的有效途径之一。 4. 通过改善公共设施和服务,政府能够为市民创造更好的条件去享受乐业安居的生活方式。 5.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着乐业安居的理想状态。

分词解释

lè,yuè,yào,lào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4 笑:这事太可~了。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

ān

1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慰。~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5 装设:~置。~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能如此?8 姓。

1 住:~住。~民。同~。隐~。~处(chǔ)(①住所;②指生活处境)。2 居住的地方:新~。故~。迁~。蜗~(喻窄小的住所)。3 当,占,处于:~首。~中。~高临下。二者必~其一。4 安着,怀着:~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5 积蓄,储存:奇货可~(①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②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6 停留:~守。7 平时:平~。8 姓。